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15101207 课程类别:选修课 适应专业:生物科学 总学时:30学时 总学分:2学分 课程简介: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是一门融理论、方法、实践于一体,能激发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培养创新能力的科学方法课。其目的就是使大学生、研究生获得一定的文献信息收集、整理、加工与利用能力,以利其课程论文或毕业论文的顺利完成;同时,促进大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价值、信息道德与信息安全等信息素质观念的形成与发展,提高学生学习、研究和创新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满足信息社会的需要。本门课程以全新的视角,将一些检索工具与传统的和现代的手段有机地融为一体,具体内容涉及各种文献特点与分布,传统文献检索工具的编排组织规则和使用方法,电子文献检索技术,国内外著名的题录、文摘或索引数据库、引文数据库、全文数据库的特点及使用方法,文献的合理使用,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撰写方法以及投稿技巧等。 授课教材: 孙平,伊雪峰编著,《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1版。 参考书目: 《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第2版),李晓玲主编,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 二、课程教育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文献信息检索的基础知识,信息处理技能,较为熟练地利用图书馆馆藏传统文献检索工具和网络学术数据库来查检、获取学习与研究中所需的文献信息,并对我国有关的信息安全与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常识有一定的了解,初步形成负责任地使用文献资源的意识与观念,并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或进一步的深造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 科技论文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重点:掌握科技论文的概念,明确科技论文的特点、作用、研究领域、研究对象。 教学难点:深入认识科技论文的科学性和创新性。 教学时数:3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什么是科技论文 第二节 科技论文的作用 第三节 科技论文的特点和要求 (一)科学性 (二)准确性 (三)首创性 (四)理论性或学术性 (五)逻辑性 (六)规范性和可读性 教学要求:通过对科技论文特点和作用的了解,认识到科技论文撰写的重要意义。 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与讨论 第二章 科技论文的种类和要求 教学重点:了解科技论文的种类及各类科技论文的撰写要求,学会撰写科技论文的格式要求。 教学难点:能够进行简单的题名、摘要、关键词、前言、正文、结束语、致谢、参考文献的撰写。 教学时数:5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科技论文的种类 第二节 科技论文的格式及要求 (一)题名 (二)署名和作者单位 (三)摘要和关键词 (四)引言 (五)正文 (六)文献著录的通用格式 (七)附录和注释 教学要求:通过对科技论文种类和要求的了解,学会如何分析、评价和撰写科技论文。 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与讨论 第三章 科技论文的规范表达 教学重点:掌握层次标题、量名称、量符号、单位、数字、图表等的标准和要求。 教学难点:科技论文规范表达对科技论文撰写的重要意义。 教学时数:5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层次标题 第二节 量名称和量符号 第三节 计量单位 第四节 因次 第五节 遵守组合单位符号的构成规则 第六节 数字 第七节 有关量值 第八节 图表 教学要求:通过了解科技论文的规范表达,能够进行正确地、规范地撰写科技论文,并能够对已撰写的科技论文进行正确地修改和评判。 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与讨论 第四章 信息和信息资源 教学重点:掌握信息、文献的基本概念,了解文献的功能,熟悉文献的基本类型。 教学难点:信息资源的利用。 教学时数:3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信息基本知识 (一)信息的含义 (二)信息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文献基本知识 (一)文献的功能 (二)文献的类型 1、载体形式 2、出版形式 3、加工程度(级次) (三)现代文献的整体特征和发展趋势 第三节 信息资源与文献信息系统 教学要求:通过对信息和资源的了解,明确什么是文献和都有哪些文献类型。 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与讨论 第五章 信息检索基础知识 教学重点:掌握信息检索、检索语言、检索工具等概念,了解信息检索、检索语言和检索工具的种类及特点。 教学难点:信息检索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教学时数:5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信息检索及其类型 (一)信息检索的种类 1、按检索内容 2、按是否使用检索工具 3、按信息检索手段划分:传统信息检索、现代信息检索 (二)信息检索的意义 (三)信息检索的基本原理 (四)信息检索的检索步骤 第二节 信息检索语言 (一)检索语言的含义及作用 (二) 检索语言的类型 1、表述文献外表特征的语言 2、表述文献内容特征的语言 第三节 检索技术 (一)概念检索 (二)布尔逻辑算符组配检索 (三)截词检索 (四)字段限制检索 (五)位置运算符检索 (六)检索的技巧和方法 第四节 检索工具 (一)检索工具的作用 (二)检索工具的特点 (三)检索工具的类型 教学要求:通过了解信息检索的基础知识,能够有效地利用信息检索的基本方法进行文献检索。 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与讨论 第六章 文献信息检索技术 教学重点:了解事实和数据检索、文献信息检索、计算机信息检索的主要方法、步骤、检索工具、检索策略。 教学难点:熟悉如何利用网络上的文献资源获取有用的文献资料的方法和一些常用的网站。 教学时数:9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事实和数据的检索 第二节 文献信息检索 (一)检索和信息检索 (二)原文获取 (三)我国主要文献服务中心 第三节 计算机信息检索 (一)计算机信息检索的发展过程 (二)计算机信息检索的特点 (三)光盘信息检索 (四)联机信息检索 第四节 综合型文献检索 (一)科学文摘 (二)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三)工程索引 (The Engineering Index, 简称 Ei) (四)科技会议录索引ISTP Index to Scientific & Technical Proceedings (五)美国《化学文摘》(Chemical Abstracts,CA) 第五节 单一型文献检索 (一)学位论文 (二)专利文献 (三)科技报告 (四)会议文献 (五)标准文献 第六节 网络信息检索 (一)因特网信息资源 (二)网络信息检索的基本方法 (三)搜索引擎 (四)因特网信息资源检索 教学要求:通过掌握文献信息检索的基本技术和技能,能够熟练地进行文献检索。 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与讨论 四、作业 认真完成作业可以巩固和掌握教学内容,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果。本课程每3周左右布置和收交1次作业,一学期不少于6次。作业成绩占本课程总成绩的20%。提倡同学间讨论作业,但最终的作业必须独立完成。 五、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考查课。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包括考勤、提问、作业等。期末考试撰写一篇生物学方面综述型科技论文的形式给出期末考试成绩。本课程总成绩=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
上一篇
下一篇
《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2017-03-15 21:16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网站模板统一标价为12元,有需要全文pdf版的可以联系客服索要,本文允许自用,但不能用以转载和发表,侵权必究。
全部评论()